Page 82 - 2018食藥署年報(中文版)
P. 82

成果效益


                  一、 106年已成功輔導8件創新醫療器材取得許可證以及4件進入臨床試驗,其中包含
                       B型肝炎病毒量檢測套組、D型肝炎全抗體試劑、登革熱NS1抗原快速檢驗試劑

                       以及植入式脊隨刺激器等,成果豐碩。

                  二、 106年醫療器材諮詢輔導專線共提供服務達20,017次,另配合生醫科學園區提供

                       預約諮詢,積極服務新創業者。

                  三、 結合本署及醫藥品查驗中心力量,106年完成培訓47位醫材法規種子人員,並將

                       名單公布於網站,提供各界就近諮詢,擴大服務面,期藉由在地全方位輔導方

                       式,使業者了解並符合法規。




                  第三節  建立3D列印醫療器材管理規範




                  政策起源


                       我國已有多家廠商及學研醫界投入3D列印醫療器材研發與製造,為確立相關器

                  材管理範圍及法規,並確保是類產品安全及有效,本署於105及106年參酌世界各國管

                  理規範及我國相關產業發展現況,研擬「積層製造(3D列印)醫療器材管理指引(草
                  案)」,並於107年1月12日正式公告。





                  施行措施

                  一、 3D列印技術屬新型態醫療器材製造方式,涵蓋範圍廣,且國際間可參酌法規資料

                       有限,故於草案研訂階段透過辦理1場國際研討會、3場專家會議(邀集專家包含

                       產官學研醫界及本署相關業務單位)、5次參訪國內外3D列印醫材製造廠、3場

                       內部會議及各1場對外及對內公開說明會,廣收各界意見,始得以順利完成「積

                       層製造(3D列印)醫療器材管理指引(草案)」。

                  二、 本指引明定3D列印醫療器材指引適用之範圍、並正面表列舉例3D列印技術相關






            80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