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產氣莢膜桿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 發布日期:2019-12-31 | 更新日期:2022-06-24 發布單位:食品組

產氣莢膜桿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ns

產氣莢膜桿菌廣泛存於自然界中,並經常在人及動物的腸道中發現。雖然是人體腸道中正常存在之微生物,但若食用大量遭產氣莢膜桿菌污染之食品,並在腸道中產生足量毒素,即可能造成不適症狀。

圖片來源:Public Health Image Library (PHIL),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U.S.A

特性

1. 革蘭氏陽性 G+)菌。

2. 兼性厭氧菌。

3. 可形成孢子,且孢子具有耐熱性,部分菌株孢子可在沸水中存活1小時以上。

4. 增殖快速(世代時間小於10分鐘),細菌生長的溫度範圍在1260℃之間,最適生長範圍為43~47℃

發生原因

1. 引起食品中毒之原因通常與未澈底煮熟的食品、餐點製備後於室溫下貯存過久或冷卻時間過長。

2. 易受感染之食品包括肉類(尤其是牛肉及禽肉)及含肉類產品(如肉汁及燉菜)等。

潛伏期

潛伏期通常為624小時。

中毒症狀

1. 通常為腹瀉及腹痛,通常沒有發燒及嘔吐症狀。

2. 孩童和老年人較容易感染產氣莢膜桿菌,並可能產生更嚴重的症狀,症狀可持續12週,同時可能出現脫水的併發症。

治療方法

一般使用口服脫水補充液治療,在嚴重的情況下,可使用靜脈輸液和補充電解質來預防或治療脫水,不建議使用抗生素。

如何預防

1. 食品製備後(特別是肉類產品)應貯存高於60°C或放置7°C以下環境,並儘速食用完畢。

2. 大份量的餐點(例如湯類)和大塊的肉類建議分成少分量冷藏,食用前建議澈底加熱再食用。

臺灣病例概況

本署官網
>業務專區 >食品>餐飲衛生 > 防治食品中毒專區 > 歷年食品中毒資料 (http://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323#.VfYlO7kViUk)
 
實際病例

110年新北市曾發生某兩校師生攝食某餐盒食品工廠提供之餐點後,隔日陸續出現腹瀉、嘔吐、噁心及腹痛等症狀,送驗檢查後,部分患者糞便及食餘檢體檢出產氣莢膜桿菌陽性;經流行病學調查,此案件研判為餐點不慎受環境中的病原菌污染,或原本就存於餐點中的產氣莢膜桿菌,因後續保存溫度及時間不當而造成食品中毒。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歷年食品中毒資料http://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323#.VgD2-bkViUk

2.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2012), Bad Bug Book (Second Edition). ( https://www.fda.gov/food/foodborneillnesscontaminants/causesofillnessbadbugbook/)

3.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018), Prevent Illness From C. perfringens(https://www.cdc.gov/foodsafety/diseases/clostridium-perfringens.html)

 
4. 防治產氣莢膜桿菌宣導單張(http://www.fda.gov.tw/TC/siteContent.aspx?sid=5655)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