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1048期 2025/10/17 如需引用本署圖文,請原圖文轉載並註明出處,請勿重製、刪減或修改內容

本期提要

  • 一、骨質疏鬆藥物解析,守護骨骼健康

          骨質疏鬆是高齡者常見的健康隱憂,藥品治療是預防與控制的重要方式,可延緩骨質流失並降低骨折風險。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別邀請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鄭文柏藥師,解析常見的骨質疏鬆用藥種類與正確使用方式,帶您掌握保骨關鍵,穩健走過熟齡人生。


    藥品治療策略
    鄭文柏藥師指出,目前骨質疏鬆藥品主要分為兩大策略:促進骨質生成與抑制骨質流失。
    1.促進骨質生成:以副甲狀腺素衍生物針劑為代表,可刺激新骨形成。
    2.抑制骨質流失包括雙磷酸鹽類(Bisphosphonates)、雌激素受體選擇性調節劑(SERM)以及RANKL單株抗體等,藉由延緩骨質破壞來維持骨量。
    近年新型Romosozumab單株抗體問世,更結合上述兩種機轉,不僅能促進骨質生成,也能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具雙重作用。

    藥品使用方式與頻率
          
    各類藥品使用頻率與方式也有所不同。以口服雙磷酸鹽類為例,通常每週服用一次,服用時要遵守「333原則」:空腹30分鐘以上、搭配300毫升開水吞服、服藥後保持直立30分鐘,以避免藥品停留在食道造成不適。口服SERM則需每日規律服用。至於注射型藥品則需依照醫囑按時施打,例如RANKL單株抗體為每半年注射一次、Romosozumab為每月一次,而副甲狀腺素衍生物則需每日自行皮下注射。

          至於副作用,鄭文柏藥師表示,較常見的有腸胃不適、肌肉或骨骼痠痛、血鈣偏低等,多數可透過醫師調整用藥來改善。但也有少數患者可能出現「顎骨壞死」,通常與長期使用雙磷酸鹽類或RANKL單株抗體相關,因此若需要進行牙科手術,務必主動告知牙醫師目前用藥情況。

          要讓藥品發揮最大效益,維持足夠的血鈣濃度很重要。鄭文柏藥師建議患者,治療期間每日補充足量的鈣與維生素D3。其中「純鈣」攝取量應達1200毫克,補充鈣片時記得看清標示的「純鈣」含量;維生素D則可透過每天曬太陽15分鐘,或每日補充400國際單位(IU)來達成。有些藥品,已含維生素D3,只需額外補充鈣質即可。

          除了藥品治療,生活型態的調整也同樣關鍵。飲食上可多攝取牛奶、小魚乾、芝麻及深綠色蔬菜等高鈣食物,並減少過量咖啡、濃茶與碳酸飲料。規律的「負重運動」不僅能提升骨密度,還能強化肌力與平衡感,降低跌倒機會。再加上適度日照及充足睡眠,便能幫在銀髮之年依舊行動自如,享受自在又有尊嚴的生活。
    文字撰寫|遠見50+編輯群
    回上一頁

食品藥物管理署 更多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訂閱/取消電子報

l 個人訂閱: 便民服務 > 訂閱電子報 > 輸入e-mail >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管制藥品簡訊
l 團體訂閱: 便民服務 > 下載專區 > 其他下載 > 團體訂閱管制藥品簡訊申請單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每週告知您食品、藥品、化粧品、醫療器材等時事新知。
管制藥品簡訊:每季告知您管制藥品的國內、外新知與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