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1003期 2024/12/06 如需引用本署圖文,請原圖文轉載並註明出處,請勿重製、刪減或修改內容

本期提要

  • 2.感冒藥品種類多,跟著藥師聰明選擇!

          市售的感冒藥品最主要是用來緩解感冒的各種症狀,然而,感冒藥品的成分多,不同成分對應的症狀也不相同,而且有的是綜合成分,有的是針對特定症狀,要如何選購?在服用感冒藥品時,又要注意什麼才不會傷身?食藥署邀請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黃彥儒藥師為大家詳細說明。

     

          黃彥儒藥師指出,市售感冒藥品主要是緩解症狀,雖然沒辦法縮短病程,但透過症狀緩解,可以讓身體休息,提升睡眠品質,有好的免疫力對抗病毒。常見的市售感冒藥品成分,主要為以下六種:

    (1)解熱鎮痛劑:常見成分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能幫助退燒,緩解疼痛,除了止痛藥品及感冒藥品內含有乙醯胺酚,部分的止咳藥品及鼻炎藥品也會添加。因此要特別注意,未經藥師及醫師指示,不可重複使用,以免乙醯胺酚過量傷肝。

    (2)抗組織胺:常見成分如氯菲安明(Chlorpheniramine),有助改善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但因有嗜睡、助眠的效果,吃了含抗組織胺的感冒藥,最好不要開車、騎車或操作危險器械;此外,此成分可能有排尿困難的副作用,特別是有攝護腺肥大問題的長輩需特別注意。

    (3)解鼻充血劑:常見成分如消旋鹽酸甲基麻黃(DL-METHYLEPHEDRINE HCL)和偽麻黃鹼(Pseudoephedrine),此類成分可緩解鼻塞,使呼吸道暢通。但若使用過量,會有血壓升高、心悸、失眠的副作用。

    (4)中樞神經興奮劑:常見成分如咖啡因(Caffeine anhydrous),可幫助收縮腦血管,加強乙醯胺酚的止痛效果,以治療頭痛。如果平時沒有喝咖啡的習慣,在晚上服用可能造成失眠,進而影響感冒的恢復,市售常見的止痛加強錠,會比一般止痛錠多加了咖啡因,因此睡前若是要吃含乙醯胺酚的止痛藥,建議選擇一般錠而不是加強錠。

    (5)袪痰劑:常見成分如癒創木酚磺酸鉀(Potassium Guaiacol Sulfonate):可增加呼吸道黏液的分泌,稀釋痰液,容易咳出。

    (6)止咳劑:常見成分如右旋美索芬(Dextromethophen)、可待因(codeine),兩種成分都具有緩解咳嗽症狀的效果。一般有痰時應優先化痰再止咳,止咳藥品適用於感冒接近尾聲,氣管內已無痰液,乾咳時使用。食藥署提醒,衛福部已公告可待因成分禁止使用在孕婦與未滿 12 歲的孩童身上,選購時要特別留意。

    文字撰寫 | 遠見編輯群

    回上一頁

食品藥物管理署 更多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訂閱/取消電子報

l 個人訂閱: 便民服務 > 訂閱電子報 > 輸入e-mail >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管制藥品簡訊
l 團體訂閱: 便民服務 > 下載專區 > 其他下載 > 團體訂閱管制藥品簡訊申請單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每週告知您食品、藥品、化粧品、醫療器材等時事新知。
管制藥品簡訊:每季告知您管制藥品的國內、外新知與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