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English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English
雙語辭彙
常見問答
為民服務信箱
衛生局專區
RSS
大
中
小
關鍵字搜尋
站台
站外
搜尋
進階搜尋
熱門關鍵字:
食品添加物
營養標示
非登不可
基因改造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script狀態。
選單按鈕
全站搜尋
公告資訊
本署公告
本署新聞
維護公告
活動訊息
預告法規沿革區
食藥闢謠專區
食藥膨風廣告專區
本署徵才
重大政策
科技計畫
招標資訊
新聞API服務
國際與兩岸會議及研討會
機關介紹
署長介紹
業務介紹
使命、願景與目標
機關聯絡資訊
業務聯絡資訊
署徽設計說明
本署諮議或審議任務編組委員名單
業務專區
食品
藥品
醫療器材
化粧品
區管理中心
管制藥品
研究檢驗
實驗室認證
製藥工廠管理(GMP/GDP)
企劃及科技管理
通報及安全監視專區
邊境查驗專區
法規資訊
組織及處務類
藥品、醫療器材及化粧品類
食品類法令規章
藥廠GMP相關法規
實驗室認證管理
GTP相關法規
規費與其他類
修法專區
檢驗類
管制藥品類
科技計畫執行作業相關法令及規定
便民服務
食品藥物開放資料平臺(OPEN DATA)
為民服務信箱
下載專區
廣告申請
常見問答
問卷及民調
訂閱電子報
政風園地
文宣品下載專區
旁聽專區
請託關說登錄專區
違規食品、藥物、化妝品廣告查詢
簽審系統排除錯單人員資料
出版品
新出版品消息
圖書
期刊
歷史資料
出版品訂購
食品藥物管理署年報
政府資訊公開
遊說資訊專區
法規資訊
施政計畫及施政績效
業務統計及研究報告
預算、決算書、會計月報及會計制度
補助案件及相關規定
書面之公共工程及採購契約
出國報告
現代化食品藥物國家級實驗大樓暨行政及訓練大樓興建計畫
行政指導有關文書
營業及非營業基金執行成果
本署涉及全民利益之任務編組委員利益自我揭露與涉及食品標準訂定之會議紀錄
內部控制
勞基法例假七休一例外規定專區
檔案應用
個人化服務
加入會員
人民申請案件
藥證查詢系統
校園食材
農藥殘留容許量申請案查詢
為民服務信箱
:::
期刊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藥物食品分析期刊(JFDA)
食品藥物研究年報
管制藥品簡訊
:::
目前位置:
首頁
>
期刊
>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藥物食品分析期刊
食品藥物研究年報
管制藥品簡訊
第1000期 2024/11/15 如需引用本署圖文,請原圖文轉載並註明出處,請勿重製、刪減或修改內容
本期提要
2.五不原則,避免誤入用藥錯誤迷思
臺灣因取得藥品方便容易,民眾偶有誤用的情形,進而損害身體健康,對於正確用藥,莊署長特別提醒民眾,謹記「正確用藥五不原則」。
「不聽信」
他人推薦藥品由於每個人會因性別、體重、年齡等差異,對藥品的代謝能力也不同,因此,如發生身體不適,應就醫由醫師評估治療或至藥局諮詢藥師,切勿聽信他人推薦,自行購買藥品服用。
「不亂買」
來路不明藥品有用藥需求,應由醫師評估後開立處方藥,或到藥局購買指示藥,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近幾年許多不法業者在網路上販賣藥品,食藥署就曾查獲網路業者宣稱販賣的是原廠藥,結果其實是偽藥,民眾吃了恐會傷身。而且購買來路不明的藥,也可能違反藥事法輸入禁藥的規定。
「不亂停藥」
以避免病情惡化;民眾應依據醫囑或藥袋標示,按時服用藥品,切勿因症狀緩和或消失而擅自停藥,否則可能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增加後續治療的困難度。
「不共享」
藥品給其他人使用;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即使出現相同症狀,合適的藥品種類和劑量也可能不同。因此不應將自己的處方藥提供給他人使用,以免延誤就醫或導致不良反應,傷了他人身體又傷感情。
「不囤積」
使用剩下的藥品;有些民眾習慣將治療後未使用完的藥品儲存起來,以便未來有需要時可以使用。提醒民眾,即使症狀相似,但每次病情不一定相同,胡亂自行服用藥品,對身體恐怕有害無益。
莊署長表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若有身體不適,應就醫治療或至藥局諮詢藥師,並依照醫囑或藥師指示使用藥品,才是用藥安全的不二法門。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script語法,請點選下列網址訂閱/取消電子報:
訂閱/取消電子報
l
個人訂閱:
便民服務 >
訂閱電子報
> 輸入e-mail >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管制藥品簡訊
l
團體訂閱:
便民服務 > 下載專區 > 其他下載 >
團體訂閱管制藥品簡訊申請單
•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每週告知您食品、藥品、化粧品、醫療器材等時事新知。
•
管制藥品簡訊:每季告知您管制藥品的國內、外新知與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