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997期 2024/10/25 如需引用本署圖文,請原圖文轉載並註明出處,請勿重製、刪減或修改內容

本期提要

  • 2.菇菇不採「擬灰花紋鵝膏」

          許多人喜愛到戶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在這過程中,發現各式各樣的野生菇類是常有的事。然而,這些看似無害的野菇中,許多含有致命的毒素,與可食用菇類外觀極為相似,令人難以辨識,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專家也可能難以從外觀上區分!

    擬灰花紋鵝膏
          擬灰花紋鵝膏(Amanita fuligineoides),屬於鵝膏屬(Amanita),雖然較少見且不太知名,但其毒性卻不容小覷。這種菇類含有強毒性成分「環肽毒素」,包括鵝膏毒素、鬼筆毒素和病毒毒素等。如果不小心食用了,可能會對人體的肝臟、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預防野菇食品中毒
          許多毒菇的外觀與可食用菇類極為相似,誤食風險高。因此,民眾應避免自行採摘或食用不明來源的野菇。以下是我們可以預防的方法:
    1. 食材要選擇明確供應來源:購買的食材來自正規、有信譽的供應商,不購買無標籤、無來源的野生植物,避免誤用有毒植物。
    2. 準備過程中仔細辨認:在準備食材時,務必仔細辨認每一種食材。
    3. 不食用不明的植物:不明的植物應該要遵守「不採不食」原則。

     

          食藥署提醒,萬一食用了不明的菇類而出現不適的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並保留食餘檢體,此外可利用手機拍攝,記錄下該菇類的外觀或生長的地點等訊息,以利正確診斷與治療喔!

    回上一頁

食品藥物管理署 更多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訂閱/取消電子報

l 個人訂閱: 便民服務 > 訂閱電子報 > 輸入e-mail >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管制藥品簡訊
l 團體訂閱: 便民服務 > 下載專區 > 其他下載 > 團體訂閱管制藥品簡訊申請單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每週告知您食品、藥品、化粧品、醫療器材等時事新知。
管制藥品簡訊:每季告知您管制藥品的國內、外新知與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