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餐飲衛生作業規範
| 發布日期:2011-02-18 | 更新日期:2012-08-23 發布單位:食品組

行政院衛生署維護公共安全方案

食品衛生管理

餐飲衛生作業規範

應聘用中餐烹調技術士實施對象

  1. 以中式餐飲經營者其所雇用四十五年一月一日以後出生之烹調人員
  2. 具供應盤菜﹝含餐盒食品、自助餐及團膳﹞餐之業者
  3. 上述其以持刀﹝切割、盤飾、冷盤﹞、鏟﹝調理、加工、烹飪﹞為工作之受僱從業人員自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二十日起需有 80% 持有中餐烹調技術士證。

解說:下列人員目前尚未公告應具技術士證照

  1. 雇主本人
  2. 麵店、餃子店、火鍋、早餐、鐵板燒 …… 等無供應盤菜者
  3. 非中式餐飲業者
  4. 外場服務人員

民國 45年1月1日以前出生者,只要不從事下列行業之烹調工作,即不需要求持有合格烹調技術士證。

  1. 承攬學校餐盒之餐盒食品業
  2. 自助餐飲業
  3. 中央廚房式之餐飲業
  4. 承攬學校餐飲之餐飲業
  5. 宴席及外燴﹝ 20 桌以上者﹞飲食業
  6. 觀光旅館之餐廳

何謂一個好的飲食場所

  1. 顧客喜歡的店 ── 顧客喜歡的店,當然品質、服務、衛生都不錯,既然顧客喜歡,生意當然會很好。
  2. 員工喜歡的店 ── 一個顧客喜歡的店要靠員工來表現,如果員工不喜歡這個店,就不可能有好店的存在,因為員工的心情本身就是服務品質。
  3. 有利潤的店 ── 一個店要長久存在,要靠利潤的支撐,如果為了吸引顧客,壓低價格,降低餐飲業品質而無法創造利潤,也不能稱之為好店。

個人衛生

  1. 穿戴白色整齊的工作衣帽。
  2. 上廁所不著工作服,著工作服不上廁所。
  3. 不配戴手錶及任何飾物。
  4. 不以衣物擦汗、拭手。
  5. 打噴嚏擤鼻涕時,需先備妥紙巾,而後向後轉將噴嚏打入紙巾內,再將手洗淨。
  6. 每做下一個動作前,記得要洗手。
  7. 若不慎切傷手指,應立即包紮,如要繼續工作,應戴上乳膠手套,方可繼續工作。
  8. 每年至少體檢乙次,合格後可從事工作。
  9. 隨時提醒自己 ─ 不要有二次污染的動作發生。
  10. 非工作時間內,不要逗留在廚房。
  11. 工作時不可有吸煙、飲食、嚼東西以及高聲交談之行為。

工作服

  • 應著白色整齊工作衣帽。
  • 帽應能將前後頭髮覆蓋。否則應覆以髮網輔助之。
  • 所著工作服應能將外出服上身全部遮掩,其長度以到膝蓋為宜。一般說來,工作服長度只到腰際,則下半身應輔以白色圍裙。
  • 從業人員為安全著想:
  1. 不可著短褲、褲裙、馬褲、裙,一律著長褲。
  2. 不可著涼鞋、拖鞋、馬靴、高跟鞋,一律著可保護腳尖之平底鞋。
  • 工作時間 — 非工作人員,勿入廚房。
  • 工作時間內,勿進貨。
  • 工作場所內不得有寵物、畜禽及其他動物之進入,以避免造成廚房的污染。

別忘了,每做下一個動作前記得要洗手

雙手是萬能的,但也是細菌散播的大搖籃。

常常洗手,讓細菌無法藉由你的雙手傳播至他處。

洗手應在流動的自來水下充分洗滌,必須時應以洗潔劑或消毒藥水洗滌。

味覺 ----廚師的第二生命

廚師應珍惜自己的第二生命,凡有破壞味覺的行為應儘量少為之。

尤以〝檳榔、煙〞為甚。

〝檳榔、煙〞為破壞味覺的殺手。

凡味覺喪失的廚師,其所烹調出來的菜餚調味料一定放的很多,對消費者的健康並無好處,同時菜餚味道亦較不佳。

切記〝調味料少一點,健康多一點〞。

含鈉鹽的調味料

  1. 鹽:普通精鹽、高級精鹽。
  2. 味精:味精、高鮮味精。
  3. 醬油:醬油、醬油膏、醬油露、魚露、蔭油。
  4. 調味料:烹大師、風味大師、蠔油、蝦油、雞粉、高湯。
  5. 醬:甜辣醬、蕃茄醬、黑胡椒醬、豆瓣醬。
  6. 色料:糖色、食用色素。
  7. 裹粉:油炸粉、炸雞粉、炸排粉、麵包粉、蒸肉粉。
  8. 發粉:發粉、蘇打粉。
  9. 沾料:黑胡椒鹽、白胡椒鹽、辣椒醬。

廚房的劃分

 

一般工作區

污染區

準清潔區

清潔區

分類

辦公室、檢驗室、廁所

驗收區、洗菜區、餐具洗滌區

切割區、調理區、烹調區、冷盤區

配膳區、包裝區、上菜區

水溝流向

獨立系統

空氣流向

獨立系統

氣壓

獨立系統

充足空氣

空氣補足系統

正壓

地板要求

可潮濕

落菌數

 

稍低

最低

建立空氣補足系統

由於排油煙機的運轉

→廚房油煙排出

→連同空氣一併排出

→使廚房產生局部低壓狀態

→造成從業人員身體不適

由此廚房需有空器補足系統,以彌補空氣被排出的不足。

空氣補足的優點:

  1. 補足空氣。
  2. 隔熱。
  3. 降溫。

保持一個「乾」又「乾淨」的地面

地板潮濕的缺點:

  1. 相對濕度升高,易使細菌滋生。
  2. 工作效率降低,人事成本增多。
  3. 人員增多,污染機率變大。

如果地板「乾」又「乾淨」,如上的缺點自然會大量降低。

廁所衛生

  1. 廁所不可設於廚房工作場所內。
  2. 應採沖水式,並以不透水,易洗不納污垢之材料建造。
  3. 應有良好之通風、採光、防蟲、防鼠等設備。
  4. 應備流動自來水、洗潔劑、烘手器或擦手紙巾等之洗手及熱手設備。
  5. 應經常清洗﹝每 30 分鐘清洗乙次﹞。
  6. 應放置「如廁後請洗手」之告示。
  7. 應有「正確洗手」之圖示供從業人員參考。
  8. 除衛生紙外,其他任何紙﹝含紙巾、餐巾紙、擦手紙 ‧‧‧ 等﹞均不可棄置於馬桶內。
  9. 最好能設置「不洗手不開門」的設施,以便洗手更能徹底執行。

食物選購

選購原則:

  1. 適質:採買食物符合規格,以經濟、實用及衛生為原則。
  2. 適量:適當採購數量,依產製計劃、庫房大小、採購方式擬定。
  3. 適時:蔬果以季節性者為主,乾料於物質充足價低時採購。
  4. 合理價錢:適當合理的價錢,維持良好的採購品質。
  5. 良好的服務:考慮服務較好的廠商。
  6. 適時交貨:廠商是否依規定時間、地點做最適當的交貨。

乳品選購原則

  1. 乳汁:乳融狀液體,無凝固分層、酸及油臭味。搖動乳瓶不易起泡,具乳香。乳汁滴在指甲上成球狀。
      • 鮮乳: 100% 生乳製成;依乳脂肪含量分級。殺菌方法有高溫瞬間殺菌法、超高溫瞬間殺菌法、巴斯德殺菌法。
      • 保久乳:以商業式殺菌可室溫下儲存。
      • 調味乳及發酵乳:調味乳生乳為 50% 以上;發酵乳應有乳酸菌成分。
  2. 奶粉:呈乳白色大小一致粉末,無結塊、雜質、酸味或不良氣味。
  3. 罐裝乳品:如濃縮煉乳,罐型完整,無鏽蝕、變形、膨罐。

蛋類選購原則

  1. 鮮蛋:蛋殼外表附有角皮層,具粗糙感,無污染、破損。在 6% 食鹽水會下沉。氣室愈小愈好。打開後蛋黃光挺完整,彎曲度高。蛋白濃厚透明無血絲。
  2. 洗選蛋:經洗蛋機﹝添加兩性消毒水及碳酸鈉等洗潔劑﹞清洗乾燥後,分級包裝。

可減少外殼菌數。採購時需要注標示加工日期。

  1. 皮蛋:注意標示完整。外殼無黑褐色斑點,蛋白呈透明黃褐色﹝或有松花結晶﹞,蛋黃表面呈乳色,內呈淺藍至深綠灰色糊狀。

榖類雜糧選購原則

  1. 榖粒堅實、均勻完整,無發黴、無砂粒、蟲等異物。
  2. 麵粉太白粉粉質乾爽,無結塊、異物、異味。
  3. 馬鈴薯、芋頭等根莖類,表皮清潔完整,堅實豐滿。無損傷、發芽、長黴。

脂選購原則

  1. 動、植物油:油質清澈、無雜質及泡沫。無異味。包裝、封罐完整,標示清楚完全。
  2. 奶油或人造奶油:包裝完整,無髒污或油濕現象。顏色均勻無雜質。
  3. 沙拉醬:包裝封口完整。無氧化油臭味膠狀物或乳油分離現象。
  4. 麻油:香味濃,無沉澱、油臭味。
  5. 選購具有 GMP 或正字標誌優良標誌的油脂。

蔬果選購原則

  1. 葉菜類:莖葉肥厚鮮嫩,完整有光澤,無斑痕、枯萎。
  2. 根莖瓜果類:肥嫩圓實正直,新鮮甜美,沉重感,無發芽,表皮光滑無斑點。
  3. 水果類:果皮完整有光澤、沉重感,無斑點,果實堅實飽滿,熟度適中。

肉類選購原則

1. 家畜類:無黏液流汁、淤血、不良顆粒,異臭。

· 豬肉:瘦肉呈粉紅色或玫瑰色,富彈性有光澤。肉層分明,肥肉色堅韌。因脂肪含量較雞高,纖維較其細緻。腰內肉是豬肉中最嫩的部位。

· 牛肉:肉呈鮮紅色有光澤、堅韌,肉紋細緻。

· 羊肉:肉色淡紅,肉質細嫩,具特殊風味。

2. 家禽類:胸肉柔軟有彈性,無瘡痕及不良顆粒。 目光潤澤。肛門無黏液或鬆脫。 3. 內臟:肝選較肥厚、筋少、彈性佳、無斑點、無積水為佳。腸選粗細一致無特殊腥臭味。 4. 海鮮類:

· 魚類:眼睛光亮透明,鰓鮮紅。鱗緊密不脫落,魚肉結實有彈性,富光澤。

· 蝦類:蝦頭與身體不易分離,蝦身堅硬具光澤、自然色。

· 貝類:殼緊閉不易開啟,互相敲擊有實聲。外觀正常無異味。

· 蟹類:選色青、肢體完整,腹部呈白色者。以甲殼結實、質重者佳。

‥ 多選用具有CAS標誌的優良食品。 加工食品選購原則 為延長食品的壽命、改善風味、增加經濟價值、增加營養,為食品加工及包裝之目的。

食品標示:包含品名、內容物成份、重量﹝或容量﹞、數量、食品添加物或其含量、製造廠商、地址、製造日期或有效日期等。

食品添加物:於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儲存過程用以調色、防腐、漂白、乳化、增加香味、安定品質、促進發酵等 ……而添加的物質。 1. 罐頭食品:食物經高溫滅菌後,密封包裝。選購實應注意罐形正常,無生鏽、膨罐或內陷。包裝、封罐完整,標示清楚完全。如為低酸性食品,應選用具有行政院衛生署罐頭查驗登記字號的產品。 2. 冷凍食品:極低溫下凍結﹝通常在-40℃以下急速冷凍﹞,抑制或減緩食物中酵素、化學作用及細菌繁殖。應包裝完整,標示清楚。無解凍、凍燒、結霜現象。組織硬且結實。儲存在-18℃以下。解凍後儘快使用完畢, 不可再冷凍以免影響品質。 影響食物價格因素 1. 食物的季節性:

· 蔬果受季節性影響最大。盛產期價格較低。如冬季蔬果盛產蕃茄、菠菜、橘子 ……等。如夏季蔬果盛產空心菜、瓜果類﹝絲瓜、苦瓜、西瓜…﹞等。

· 海鮮產量亦受季節、氣候影響﹝養殖類影響較小,價格較低且平穩﹞。

· 加工食品不受季節性影響。如豆腐、豆乾 …等。

2. 產銷狀況:家畜、家禽價格隨產銷狀況而定。蔬果類如遇颱風等天災,造成供應失調,價格巨幅上揚。而以耐儲存的根莖類價格上揚幅度最小。如胡蘿蔔。 3. 包裝規格:同一品牌或等級的食物,大包裝之單位價格較小包裝之單位價格低。 採購液體類的食物腦筋急轉彎: 1. 若此食物比重高於水:採購時宜以重量為單位。

2. 若此食物比重低於水:採購時宜以容量為單位。 餐飲幾個與溫度有關的話題 1. 冷凍溫度:物品中心溫度在-18℃以下

2. 冷藏溫度:物品中心溫度在7℃以下

3. 凍藏溫度:在0~2℃間

4. 熱藏溫度:在60℃以上

5. 廚房適宜的溫度:20~25℃間 濕度:50~55% 高度:2.4公尺以上 光度:工作台-200米燭光以上 非工作台-100米燭光以上

6. 最適合細菌生產的溫度:16~49℃間﹝台灣地區全年大都處在此溫度帶﹞ 細菌生長的條件 1. 適當的溫度:16~49℃間,尤以25~37℃為甚。

2. 適當的濕度:廚房相對濕度在80%以上。 食物的水活性在0.84以上。

3. 足夠的時間:時間愈長,細菌滋生愈多。

4. 充分的營養。

5. 低酸性、低鹼性食品:即酸度在4.6~9間的食品。

6. 低鹽性、低糖性食品:不易造成食物脫水,使得細菌有良好生長條件。 大體說來,若要供應大量膳食而需提前製作的菜餚,宜以〝高酸性、低水活性〞為宜。

消毒、殺菌的方法 方法計有:

1. 100℃以上的熱水-餐具浸漬1分鐘以上。 抹布浸漬5分鐘以上。

2. 100℃以上的蒸汽-餐具浸漬2分鐘以上。 抹布浸漬10分鐘以上。

3. 80℃的熱水-餐具浸漬2分鐘以上。

4. 乾熱法-以110℃以上的乾熱將餐具熱烘30分鐘以上。

5. 化學法-游離餘氯量200ppm以上的氯水-將餐具浸漬2分鐘以上。

6. 超酸性水-以酸度為2.7,氧化還原電位在1100mA以上之水殺菌,此方法最為迅速、有效。 解凍 解凍的方法有:

1. 冷藏解凍

2. 微波爐解凍

3. 烹調解凍

4. 間接浸水解凍

5. 其他有效的方法 應避免:

1. 多項冷凍食品不可直接放在同一水盆內泡水解凍。

2. 單項冷凍食品不可直接泡入水中解凍。

3. 不可直接放在室內空氣中解凍。 砧板 應至少有四塊且有明顯的顏色區分

1. 熟食

2. 蔬果類

3. 肉類

4. 魚貝類 砧板材質有:

1. 木質:優點:堅硬、韌性高。 缺點:多孔性,易藏納垢。 適用於切剁生食。 每天使用完後,應徹底清洗,並用氯水浸泡殺菌。

2. HDPE﹝高密度聚乙烯﹞-適用於切熟、生食HDPP ﹝高密度聚丙烯﹞

3. Nylon 6 Nylon 6.6﹝耐龍材質﹞-適用於切、剁生、熟食。 洗滌、切割 區域應有明顯的劃分:

1. 肉處理區

2. 魚貝類處理區

3. 蔬果類處理區

4. 乾貨處理區 如無明顯的劃分,則應遵守:

1. 分時、分類、分段的原則。

2. 低污染性到高污染性的原則﹝如先洗蔬果,後洗肉類,再洗魚貝類﹞以免形成更多的污染。 海產魚貝類不可以〝鹽水〞洗滌 因為有許多的海產魚貝類已遭腸炎弧菌污染,而這腸炎弧菌為-嗜鹽菌,此時若以鹽水洗滌,將更增加腸炎弧菌滋生的機會。 海產魚貝類最好的洗滌方法為冰冷水振盪洗滌。 冰冷水:既可保鮮又可抑制細菌。 振盪洗滌:可將部分附著在食物上的細菌摘除。 餐飲業常見的缺點:以鹽水洗滌生蠔。 調理、加工、烹飪 1. 油脂若達發煙點→菜餚不可下鍋。

2. 不可大火翻炒。

3. 不可著火。

4. 蒸籠不可乾鍋。

5. 凡肉品經烹飪後其肉、骨不可帶血。

6. 抹布應經常清洗,且不可以同一抹布擦拭二種或二種以上的用具或物品。

7. 烹調加熱不可以抹布擦拭鍋內水分。

8. 不可以烹調用具就口品嚐食物。

9. 調味料少一點,健康多一點。

10. 不可浪費食物。

11. 不可製造噪音。

12. 不可以保麗龍容器盛裝攝氏100度以上之食物。

13. 熟食若掉落地面,應予廢棄。

14. 注意瓦斯,切不可漏氣。

15. 製作完成之菜餚,切不可重疊放置。

16. 切割熟食應戴衛生手套,不可用手直接碰觸熟食。

17. 食物應充分煮熟。

18. 避免造成食物焦黑。 食用油的基本認識

-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

-

黃豆油、玉米油、紅花籽油

橄欖油、花生油

椰子油、棕櫚油、牛油、豬油

特性

不耐高溫

均衡吸收有利慢性病

 

耐高溫

食用過多不利慢性病

高密度脂蛋白

不變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HDL﹞:可將膽固醇攜出體外。 一般說來,老年人需較多的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可將膽固醇留在體內。 一般說來,老年人需較低的低密度脂蛋白。 切不可大火翻鍋 如果: 1.排油煙機的儲油槽沒有經常清洗。 2.所烹調的食物又是油很多。 3.排油煙機又將廚房的空氣全部抽至油煙罩,而使其他區域產生局部低壓。 此時若大火翻鍋,極有可能會將儲油槽的油點燃,而引起火災。 熟食切割 衛生重點:避免交互污染。 最好食物不要有烹調過再切的動作。 如不可避免的話,應確實注意如下五個動作: 1.手洗了沒。 2.刀洗了沒。 3.砧板洗了沒。 4.抹布是否清潔。 5.免洗手套戴了沒。 免洗手套不是萬能的,它僅能對單一同樣的動作有一次的防護措施,用畢後應立即丟棄,切不可重複使用。 不需加熱即可食用的食品-拒絕使用 因為此類食品,極有可能在購入前就已經污染,尚未加熱即提供予消費者食用→食品中毒機會大增。 此類食品在餐飲業最常用的有-雞捲、煎蛋、三色蛋、雞心、豬肝……等。 冷盤砧板操作人員-要有更高的衛生規範 因為: 1.冷盤不需加熱即可食用,若稍有不慎,食品中毒就可能發生。 2.發生二次污染的可能性最高。 所以: 1.冷盤砧板操作人員的附近區域,應設置一洗手台,並供給消毒藥水,以供隨時洗手。 2.養成隨時洗手的正確觀念。 3.切割熟食時應戴免洗手套。 冷盤、生食-食品中毒的頭號殺手 ? 盡量不提供冷盤、生食。 ? 製作冷盤應: 1.盤飾不可與食物直接接觸。 2.應多製作〝高酸性、低水活性〞的食品,以免細菌滋生。 ? 不吃生魚片。 盤飾 盤飾:依字面解釋,僅為裝飾的性質而已。 要點: 1.不可多於主菜。 2.若未經減菌或滅菌處理,不可與主菜接觸﹝蒜不在此限﹞ 3.需能食用之材質。 沾料 配置先後順序: 1.以安全第一。 2.以美味為次。 一般說來,安全的飲食大多具有「乾、甜、鹹、酸、鹼」等特性,而細菌生長亦需溫度、濕度、時間、營養等四大要素。 吾人烹飪菜餚可分如下四類:

主菜

沾料

   

1.

主菜與沾料可合可分

2.

×

主菜與沾料要分開

3.

×

主菜與沾料要合在一起

4.

×

×

此菜不可設計

註: ○:安全

×:危險

樣品留存制度 凡易腐敗的食物﹝例如低酸性、高水活性的食物﹞均應備妥樣品乙份,以保鮮膜包妥,置於7℃以下冷藏二天備查。 優點: 1.顧客訴怨時之證物。 2.可做為日後產品改進的參考。

餐具洗滌

方法有:

1.傳統三槽式洗滌:

1

2

3

以 43~49℃的

以熱水洗滌

以流水沖洗

殺菌 —80℃熱水

浸 2分鐘

洗滌槽

沖洗槽

殺菌槽

2.洗碗機洗滌: 低溫型﹝第三槽水溫60℃+游離餘氯量在200ppm以上的氯水﹞ 高溫型﹝第三槽水溫80℃﹞ 單槽式 雙槽式 輸送帶式 3.超音波洗碗機-以約27000HZ的音波洗滌。 廚餘的處理 1.餵豬法-已漸消失中。 2.掩埋法-乾燥後予以掩埋。 3.有機肥料法-乾燥後研磨,做成有機肥料。 4.鐵胃法-直接用鐵胃磨碎,排於污水管中。﹝下水道有污水處理者可用﹞ 5.拋棄法-交由垃圾車處理。 6.酵素分解處理-以酵素分解處理,幾乎無廚餘殘留。 除鐵胃法,於處理前,均應以密閉容器集中以供處理。 污水進排水溝前,應先經截油槽處理 含油脂的污水計有: 1.洗滌水 2.餐具洗滌水 3.食物洗滌水 4.地板洗滌水 5.烹調後之洗滌水 6.其他 污水切不可直接排入排水溝,以免將排水溝管路堵死,進而發臭有害環保。 應每日將截油槽污物取出,以使截油槽功效達到最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