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1015期 2025/02/28 如需引用本署圖文,請原圖文轉載並註明出處,請勿重製、刪減或修改內容

本期提要

  • 1.灰指甲好難纏?防治秘訣一次告訴您!

          灰指甲學名為甲癬,又稱臭甲,是由於指甲受黴菌感染所引起,常見的灰指甲現象有指甲增厚、角化、變色、斷裂粉碎及甲床分離等情形,大部分的患者是先感染手癬或足癬後,逐漸由皮膚擴散至指甲,由於腳趾甲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因而足癬較手癬常見,故灰指甲常好發於腳趾甲。灰指甲不但不美觀,甚至可能傳染給同住的家人,該如何預防及治療,就讓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帶您一同了解!

    為什麼會有灰指甲?
    (一)指甲未適當修剪及做好日常清潔,易成為黴菌的溫床。
    (二)指甲受外力撞擊、壓迫等,而產生外傷,導致黴菌從傷口入侵。
    (三)身體其他部位有黴菌感染未治療,易由皮膚擴散至指甲。
    (四)過度使用清潔物品,使得指甲防禦力降低。

    灰指甲要如何預防
    (一)手套、鞋襪保持通風乾燥。
    (二)適時修剪指甲及妥善清潔。
    (三)沐浴後確實將手指、腳趾及指縫保持乾燥。
    (四)不與他人共穿鞋襪、共用指甲剪及相關清潔用品,避免交互感染。
    (五)若身體其他部位有黴菌感染,應即早治療避免擴散。
    灰指甲這樣治療
    (一)外用藥膏/藥水:
    對於感染較輕微的灰指甲,可以藉由銼刀稍微磨去指甲表面,再於患部塗抹藥品。常見外用藥品含有Amorolfine及乳酸等成分,形成不利黴菌生長的環境,此類藥品沒有明顯副作用,僅部分患者在塗藥後,指甲周邊皮膚出現短暫灼熱感,因此使用族群較沒有限制。然而,治療時程較長,至少需連續使用藥品半年至一年以上,且因外用藥品不易穿透指甲,療效較為有限。

    (二)口服抗黴菌藥:
    因外用藥品穿透性有限,口服藥品為主要的治療途徑,常見藥品成分有terbinafine及itraconazole,一般情況下,口服藥品的療程大約6至12週,具有較高的治癒率及較低的復發率。然而,副作用包括頭痛、頭暈、噁心、腸胃道不適等症狀,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等問題,導致嚴重肝炎,因此服藥期間需監測肝功能指數,多數情況可在停藥後獲得改善。
    回上一頁

食品藥物管理署 更多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訂閱/取消電子報

l 個人訂閱: 便民服務 > 訂閱電子報 > 輸入e-mail >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管制藥品簡訊
l 團體訂閱: 便民服務 > 下載專區 > 其他下載 > 團體訂閱管制藥品簡訊申請單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每週告知您食品、藥品、化粧品、醫療器材等時事新知。
管制藥品簡訊:每季告知您管制藥品的國內、外新知與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