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期 2024/08/16
如需引用本署圖文,請原圖文轉載並註明出處,請勿重製、刪減或修改內容
本期提要
-
1.紅龜粿製作與選購保存大揭密!
紅龜粿,又稱紅龜糕、紅粄或紅印粄,是臺灣人、閩南人、客家人、潮州人、閩東人、廣東人……的傳統糯米食品,也是節慶祭祀常見的祭品。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蔡敏郎教授與您分享紅龜粿的小知識。
|
傳統作法大公開
蔡敏郎教授指出,紅龜粿的作法是將泡過水的糯米再加水研磨成米漿,裝入米袋中綁緊、壓除水分。接著取一部分濕粉糰揉捏成扁平狀,以滾水煮熟,作成「粿粹」,粿粹是已糊化的糯米糰,黏著性強,混入剩餘的糯米粉中搓揉,會使粉糰光滑且具有黏性。
|
 |
接著,將粉糰分成需要的分量,揉壓扁平後,包入紅豆或綠豆餡料,再以「粿印」印上龜、桃、魚、銅錢或福祿壽囍等圖騰文字,表示福氣長壽、吉祥官祿、招財進寶等意涵,再置於月桃葉或香蕉葉上,蒸熟即成紅龜粿。
|
製作過程中,常於粉糰加入食用紅色色素,或是鼠麴草、艾草等,除了更具喜氣外,也因應節氣變化及地方特色。如今,許多蔬果的紫色、橘色、黃色等天然色素取代傳統的食用紅色色素,加上花生、甘藷等餡料的改變,讓傳統米製品更具多元化與現代感。
|
紅龜粿選購保存要注意
蔡教授表示,製作紅龜粿必須完全蒸熟,以避免食用生糯米粉而引起不適。此外,民眾在選購紅龜粿時,建議選擇信譽良好的店家、注意存放溫度和環境,及留意外包裝標示,避免發生食品安全疑慮。
|
在保存上,蔡教授建議,可存放於密封容器中,放置於室溫下的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和潮濕環境。判斷紅龜粿新鮮的方法,包括觀察外觀和氣味,新鮮的紅龜粿外皮應有彈性,沒有乾裂或變色現象,內餡保持濕潤,沒有異味。
|
食藥署也提醒,適當保存紅龜粿、檢查外觀及氣味,可幫助判斷紅龜粿的新鮮程度,確保其品質和口感,才能讓您吃的安心。
文字撰寫 | 遠見編輯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