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English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English
雙語辭彙
常見問答
為民服務信箱
衛生局專區
RSS
大
中
小
關鍵字搜尋
站台
站外
搜尋
進階搜尋
熱門關鍵字:
食品添加物
營養標示
非登不可
基因改造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script狀態。
選單按鈕
全站搜尋
公告資訊
本署公告
本署新聞
維護公告
活動訊息
預告法規沿革區
食藥闢謠專區
食藥膨風廣告專區
本署徵才
重大政策
科技計畫
招標資訊
新聞API服務
國際與兩岸會議及研討會
機關介紹
署長介紹
業務介紹
使命、願景與目標
機關聯絡資訊
業務聯絡資訊
署徽設計說明
本署諮議或審議任務編組委員名單
業務專區
食品
藥品
醫療器材
化粧品
區管理中心
管制藥品
研究檢驗
實驗室認證
製藥工廠管理(GMP/GDP)
企劃及科技管理
通報及安全監視專區
邊境查驗專區
法規資訊
組織及處務類
藥品、醫療器材及化粧品類
食品類法令規章
藥廠GMP相關法規
實驗室認證管理
GTP相關法規
規費與其他類
修法專區
檢驗類
管制藥品類
科技計畫執行作業相關法令及規定
便民服務
食品藥物開放資料平臺(OPEN DATA)
為民服務信箱
下載專區
廣告申請
常見問答
問卷及民調
訂閱電子報
政風園地
文宣品下載專區
旁聽專區
請託關說登錄專區
違規食品、藥物、化粧品廣告查詢
簽審系統排除錯單人員資料
出版品
新出版品消息
圖書
期刊
歷史資料
出版品訂購
食品藥物管理署年報
政府資訊公開
遊說資訊專區
法規資訊
施政計畫及施政績效
業務統計及研究報告
預算、決算書、會計月報及會計制度
補助案件及相關規定
書面之公共工程及採購契約
出國報告
現代化食品藥物國家級實驗大樓暨行政及訓練大樓興建計畫
行政指導有關文書
營業及非營業基金執行成果
本署涉及全民利益之任務編組委員利益自我揭露與涉及食品標準訂定之會議紀錄
內部控制
勞基法例假七休一例外規定專區
檔案應用
個人化服務
加入會員
人民申請案件
藥證查詢系統
校園食材
農藥殘留容許量申請案查詢
為民服務信箱
:::
期刊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藥物食品分析期刊(JFDA)
食品藥物研究年報
管制藥品簡訊
:::
目前位置:
首頁
>
期刊
>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藥物食品分析期刊
食品藥物研究年報
管制藥品簡訊
第984期 2024/07/26 如需引用本署圖文,請原圖文轉載並註明出處,請勿重製、刪減或修改內容
本期提要
3.長輩這邊請!專家教您正確照護活動式假牙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長輩都有配戴活動假牙的需求,但是,每天應該戴多久?應該使用假牙黏著劑與清潔劑嗎?食藥署邀請臺北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黃茂栓教授來為民眾做詳細說明。
黃茂栓教授指出,無論是全口式或局部的活動假牙,都是可拆卸、且須靠口腔黏膜與固定牙做支撐。配戴的目的,主要是要重建缺牙、重建咀嚼力,並且能好好磨碎食物並吞嚥。此外,活動式假牙對於口腔的支撐性、外型的美觀、及清楚的發音都有幫助。
然而,這些活動裝置可以24小時配戴嗎?黃教授指出,民眾應該在三餐飯後取下清潔,避免藏污納垢、產生異味,若有社交需求可套回,直到晚上睡前再取出清潔,並讓口腔放鬆,直到隔日早餐前再套上即可。
使用假牙清潔劑,澈底清洗不殘留
正確清潔,是保護假牙最重要的一件事!在清潔假牙時,應使用軟毛刷,可預防假牙損傷,並避免牙菌斑和其他細菌滋生。若是搭配假牙清潔錠或清潔粉,一定要將假牙取下做清潔,並用大量清水沖洗乾淨。過去曾有民眾將假牙清潔劑直接放入口中洗漱,黃教授強調,此舉可能造成清潔劑中的化合物對口腔黏膜造成刺激與傷害。
至於要不要使用假牙黏著劑?黃教授指出,正常情況下,做好的假牙會讓牙基與咬合達到平衡。但是,隨著使用時間越久,牙床骨頭會隨著時間漸進的萎縮,假牙可能會因為不密合而慢慢鬆脫,讓人想藉由假牙黏著劑來固定。建議最好的方法是定期看牙醫,檢視活動假牙的密合度,進而調整、維修假牙,才是穩健配戴的好方法。
食藥署提醒,假牙清潔錠與假牙黏著劑都屬於第一等級醫療器材,民眾購買前應認明產品的醫療器材許可證,並詳閱說明書,確保買到的是合法醫療器材。使用後也應該澈底清洗,避免過敏反應。
別忘了,活動假牙需要靠天然牙支撐,因此,保護好您的真牙非常重要,提醒長輩們平時維持口腔衛生,定期做口腔健康檢查,讓您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script語法,請點選下列網址訂閱/取消電子報:
訂閱/取消電子報
l
個人訂閱:
便民服務 >
訂閱電子報
> 輸入e-mail >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管制藥品簡訊
l
團體訂閱:
便民服務 > 下載專區 > 其他下載 >
團體訂閱管制藥品簡訊申請單
•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每週告知您食品、藥品、化粧品、醫療器材等時事新知。
•
管制藥品簡訊:每季告知您管制藥品的國內、外新知與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