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期 2025/09/12
如需引用本署圖文,請原圖文轉載並註明出處,請勿重製、刪減或修改內容
本期提要
-
三、全球食安把關術:WTO/SPS協定怎麼運作?
我國身為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會員,不僅與其他會員間的關稅減讓優惠,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商品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也必須履行會員義務,在促進貨品、服務及智慧財產權貿易的同時,兼顧國內產業與消費者權益,並確保食品進出口符合WTO規範。
|

|
SPS協定是什麼?臺灣也有專屬SPS窗口
與農產品及食品貿易最息息相關的,是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協定(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簡稱SPS協定)。其目的在於避免或減少外來動植物疫病與蟲害入侵或擴散,防範食品及飼料中的安全風險,保障人類與動植物健康及自然生態環境,同時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貿易障礙。
|
SPS協定要求會員國設置國家查詢點(National Enquiry Point, NEP)與國家通知機關(NationalNotification Authority, NNA),負責轉知WTO SPS委員會的活動、會議與關切議題給國內相關單位。此外,若會員國訂定的SPS措施可能影響國際貿易,必須提早通報WTO,並提供其他會員國60天評論期,以利提出書面意見。
|
自由貿易及健康安全及國際接軌的食安標準
由於任何SPS措施都可能對貿易自由造成影響,協定提出7項關鍵要素(key elements):「不歧視」、「科學證據」、「最小貿易障礙」、「等效性」、「區域化」、「透明化」及「管制、查核與核可程序」,作為設計與實施SPS措施的依循依據。
|
協定也明定,會員國應採行國際標準來管理進出口貨品的SPS措施。食品藥物管理署在制定食品相關法規時,即參考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標準,並結合國人攝食量與風險評估結果,確保規範以科學為基礎,與國際接軌,同時守護國人食品安全與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