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分支 |
科03-精進我國食品安全科技研究 |
經費來源 |
科技預算 |
計畫編號 |
MOHW112-FDA-F-114-000371 |
計畫中文名稱 |
海洋生物性毒素調查研究 |
計畫摘要 |
近年來氣候溫度節節高升,各國陸續出現嚴重的紅潮現象,近5年國際間也出現民眾食用帶有海洋生物性毒素之水產品造成食品中毒之案例,致各國漸漸重視,進行相關研究及評估增訂限量標準之必要性。海洋生物毒素是海洋中有毒藻類所產生,經由海洋中之生物如貝類、魚類等水產品攝入後蓄積於該動物體內,逾食物鏈末端的人類攝食後,即可能出現中毒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致死。我國為海島型國家,氣候終年溫暖,水產品產量富饒,並已於貝類中訂定麻痺性貝毒、下痢性貝毒、失憶性貝毒、神經性貝毒之限量標準,為監測已訂有限量標準毒素之背景濃度外,同步針對未訂有限量標準之雪卡毒素進行野生珊瑚礁魚種及水產品背景含量之分析進行先期研究,以瞭解近年該類食品中海洋生物毒性之背景值及攝食暴露風險,並與國際間海洋生物性毒素研究資料、中毒案例、最新監測數據及管理情形相互分析,作為我國海洋生物毒性之政策管理精進之參考依據。 |
研究內容(應包含 右列所有項目) |
一、蒐集並翻譯至少3個國家(如美國、日本、歐盟)國際間海洋生物毒素(如熱帶性海魚毒、河豚毒)等毒性資料、養殖方式、檢測資料及管理情形(含健康風險評估)等現況資料1份。
二、鑑定並檢驗野生珊瑚礁魚類熱帶性海魚毒(雪卡毒素)至少20件。
三、召開至少2場次專家會議,審議採樣規劃、鑑別、檢驗分析方法及檢測結果。
四、撰寫知識文章1篇,並提供可編輯之電子檔予本署。
五、計畫成果寫成1篇可投稿之國內外之論文草案,或配合本署追蹤後續撰擬及投稿進度,並適時於計畫成果報告中提報發表。
六、上述規劃之執行須經本署同意始得辦理。
七、彙整本計畫年度所有工作內容及成果,完成年度研究成果報告1份。
八、管考作業配與成效評估及其他配合事項:
(一) 配合管考作業或諮議會提報相關執行進度、成果資料及報告,包含追蹤本年度執行項目辦理情形後續成效(政策研析或產出管理建議者須於期中、期末報告說明對社會影響之論述,經費來源屬新興政策額度綱要計畫者,須說明產業效益)。
(二) 執行內容包含辦理各項會議活動者,應於期中、期末提供解析度足以製作簡報使用之照片檔案(jpg或png格式),並提供簡要說明,圖像內容應可辨別為計畫執行產出(如:活動場地具有計畫名稱布條),另為確保身心障礙者充分表達意見之自由,於舉辦會議及活動時於報名資訊確認參與者需求,如有必要應於經費、人力可負擔下運用地方政府資源提供手語翻譯及同步聽打服務,如屬非公開會議,依本署個別計畫需求及尊重出席人士意願辦理。
(三) 本計畫研究成果歸本署所有,惟相關研究數據資料經本署同意後可供學術研究之用,如作為學術論文發表之研究材料,需適時於計畫成果報告中提報,學術論文版面含誌謝欄者,須明確提及經費來自本計畫,研究成果之相關運用如屬本署及承辦單位共同之創作,需明列本署機關名稱及參與人員
|
擬解決之問題 |
了解國際間海洋生物毒素之毒性資料、養殖方式、檢測資料及管理情形,以及我國野生珊瑚礁魚類海洋生物毒素之背景值。 |
預期成果 |
彙整各國目前海洋生物毒素之管理及風險評估現況,並了解我國野生珊瑚礁魚類海洋生物毒素之含量,以供作為未來食品安全管理之參考。 |
計畫性質 |
新增 |
計畫期程 |
一年期 |
經費 |
總金額: 1900 千元(經常門: 1900 ; 資本門: 0) |
第一年經費上限 1900 千元 |
第二年經費上限 0 千元 |
第三年經費上限 0 千元 |
成果歸屬 |
國有 |
需進行性別 分析研究 |
否 |
採購依據 |
政府採購法 |
招標資格 |
第22條第1項第13款(適用學術或非營利機構,可於審查後要求廠商修改計畫書,暫不需繳交經費分析表) |
決標方式 |
單項 |
投標廠商簡報 |
是 |
備註 |
單一 |
聯絡人及電話 |
組別:食品組 姓名:黃郁珺 電話:02-27877375 |
期中應辦理事項 |
1蒐集至少2個國家海洋生物毒素(如熱帶性海魚毒)等毒性資料、檢測資料及管理情形(含健康風險評估)等現況資料1份。
2.規劃採樣及專家會議召開事宜。
3.繳交期中報告紙本及電子檔並上網登錄於GRB系統。
|
付款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