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分支 |
科02-管制藥品及藥物濫用防制研究 |
經費來源 |
科技預算 |
計畫編號 |
MOHW111-FDA-D-114-000641 |
計畫中文名稱 |
分眾化藥物濫用防制推廣教育成效評估計畫 |
計畫摘要 |
根據聯合國2020年的世界毒品報告(World Drug Report),估計2018年全球有2.69億人使用過毒品,約佔15-64歲人口的5.13%。另依本署每4年1次「全國物質使用調查」結果顯示,107年藥物濫用終身盛行率為1.15%(12~64歲),與前幾波調查相比,略低於103年的1.29%及98年的1.43%,推估我國可能約有20.4萬人曾經用過非法藥物且可明確指認藥物之種類。2015年大臺北地區民眾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知識、態度、行為之研究調查發現,安眠藥取得來源以就醫開立最多 (79.3%),獲知安眠藥相關訊息來源則以親朋好友最多 (40.9%)、醫療人員次之 (37.5%);而紀雪雲等人的調查則顯示 2.3% (2014)、2.9% (2015)、15.6% (2016)的人沒有經醫生處方自行使用鎮靜安眠藥,故推動藥物濫用防制工作,實屬必要。又根據創新擴散理論(99-100),欲順利傳播創新,除了需考量目標族群的特性外,不同目標族群所適用的傳播管道和效果可能有所差異,因此本計畫將採用適合各族群之藥物濫用防制教材介入,以提升其藥物濫用防制知能及自我防護能力。 |
研究內容(應包含 右列所有項目) |
一、維持營運藥物濫用防制據點量能:維持營運藥物濫用防制據點8處。
二、運用藥物濫用防制教育教材於各分眾進行教育服務:
(一)以110年發展之藥物濫用防制教育教材,於各分眾(至少含新住民、原住民、青少年、高風險職場、長者及多元性別6族群)進行教育服務模式(至少3式)。
(二)依據110年發展之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與防制藥物濫用海報、單張教材翻譯成英語(必要)及越語、泰語、印尼語(以本計畫最多新住民或移工人數,至少擇一語言翻譯)共翻譯至少2種語言。
(三)辦理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與藥物濫用防制教育,至少200場及培訓藥物濫用防制師資200名以上。
(四)進行分眾化藥物濫用防制教育新模式介入成效調查(如前後測認知率分析),至少完成300份問卷及進行性別差異分析。
三、發展50個特殊族群防制外展點,協助藥物濫用防制據點進行藥物濫用防制知能與成效之擴散。
四、召開共識會議1場,凝聚本計畫8處藥物濫用防制據點之共識,以利藥物濫用防制教育之開展。
五、辦理工作會議1場,邀請本計畫之專家學者及8處藥物濫用防制據點等出席,藉由會議,各防制據點互相觀摩做法、經驗、特色分享及困難處等,互相交流及學習。
六、執行本計畫須配合本署業務支援人員1名。 |
擬解決之問題 |
1. 運用已編製之海報、單張教材,將防制教育運用於各分眾,提升其相關知能與警覺,亦藉由問卷及前後測認知分析,呈現推動之成效,作為後續推動藥物濫用防制之參考。
2. 透過傳播正確藥物濫用防制資訊,以提高各分眾之使用者閱讀防制教材之意願,提升其藥物濫用防制知能,有效地拒絕毒品誘惑。
|
預期成果 |
以藥物濫用防制據點為核心,運用編製之防制教材,強化各分眾之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與防制藥物濫用知能,另藉由推廣藥物濫用防制增進各分眾獲得正確藥物濫用防制資訊的可近性、提升使用者藥物濫用防制認知、態度與拒絕技能,加強其反毒意識。 |
計畫性質 |
新增 |
計畫期程 |
一年期 |
經費 |
總金額: 3600 千元(經常門: 3600 ; 資本門: 0) |
第一年經費上限 3600 千元 |
第二年經費上限 0 千元 |
第三年經費上限 0 千元 |
成果歸屬 |
國有 |
需進行性別 分析研究 |
是 |
採購依據 |
政府採購法 |
招標資格 |
第22條第1項第13款(適用學術及非營利組織,可於審查後要求廠商修改計畫書,暫不需繳交經費分析表) |
決標方式 |
單項 |
投標廠商簡報 |
是 |
備註 |
單一 |
聯絡人及電話 |
組別:管藥組 姓名:康凱翔 電話:02-2787-7603 |
期中應辦理事項 |
1. 繳交期中報告紙本及電子檔並上網登錄於GRB系統。
2. 召開1場共識會議及1場工作會議。
3. 完成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與防制藥物濫用海報、單張教材翻譯成1種語言。
4. 辦理正確使用鎮靜安眠藥與藥物濫用防制教育,至少20場次。
5. 完成15個藥物濫用防制外展點設置。
6. 支援人員需檢附雇主意外責任險保險單正本或保險機構出具之保險證明1份及繳費收據副本1份。 |
付款方式 |
第一期30%,第二期40%,第三期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