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內歷年來曾驗出過氧化氫殘留之食品有麵製品(烏龍麵、濕麵條、油麵)、豆類製品(干絲、豆干、麵腸)、魚丸、鹽水雞及魚翅等。
2. 有關麵製品檢出過氧化氫殘留,國內每年皆發生因食用麵而引起之食品中毒案例,例如92年9月9日及9月24日分別於台北縣某國小及新竹縣某高中發生兩起案例,原因食品分別為義大利麵及油麵,過氧化氫殘留量介於880侧3,600 ppm。
3. 藥物食品檢驗局於87年之調查結果顯示,13件烏龍麵中有6件檢出過氧化氫,皆購自傳統市場,殘留量範圍5.2侧516 ppm,而超級市場販售包裝完整之7件烏龍麵則皆未檢出。建議民眾購買信譽良好廠商之產品,以確保飲食安全。
4. 魚翅在加工過程為了長期貯存及美觀而使用過氧化氫漂白。藥物食品檢驗局曾調查,市售乾魚翅色澤越白殘留之過氧化氫量越高,另抽驗市場所販售經復水處理之魚翅,結果皆無過氧化氫殘留。
5. 由於過氧化氫之沸點高達152℃,即使將食物加熱煮沸,過氧化氫仍會殘留於食物中。因此一般食品若殘留過氧化氫,不易以加熱方式完全去除,長期食用,可能導致健康傷害。至於乾製品,藥物食品檢驗局曾實驗證明,乾魚翅泡水處理時,先經加熱,再以多量水浸泡,且經常換水,就能有效清除殘留於魚翅之過氧化氫。因此乾製品可以加熱煮沸配合浸泡處理,將殘留之過氧化氫轉移至水中,達到去除過氧化氫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