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期 2025/09/26
如需引用本署圖文,請原圖文轉載並註明出處,請勿重製、刪減或修改內容
本期提要
-
三、換季搔癢不用怕!治療新趨勢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 AD),俗稱濕疹,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發炎性皮膚疾病,與遺傳及環境刺激相關,好發於兒童及青少年。主要症狀為持續性的搔癢,不僅影響患者作息,也會影響皮膚外觀,甚至造成失眠、上課無法專心而影響學業表現及人際關係受挫。
|

|
傳統治療侷限,新藥帶來希望
目前治療方式以外用類固醇為主,搭配皮膚保濕劑或是抗組織胺,以降低皮膚發炎反應及搔癢症狀,通常是第一線治療策略。若療效不彰,才會進一步考慮照光治療及免疫抑制劑。然而這些治療方式有其限制,長期使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可能導致皮膚變薄以及肝腎副作用;照光治療需頻繁就診,對病人治療順從性是一大挑戰。
|
近年已有多種新藥問世,提供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更多選擇,如單株抗體注射針劑只要每兩週施打一次;而非固醇類的外用藥膏的副作用較低及每日僅需服用一次的口服標靶藥品。
|
新藥雖然為治療帶來一道曙光,但仍需由醫師評估病性並開立處方。異位性皮膚炎難以根治,但若能與醫師共同規劃治療計劃,並持續落實,仍可有效控制症狀,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