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1044期 2025/09/19 如需引用本署圖文,請原圖文轉載並註明出處,請勿重製、刪減或修改內容

本期提要

  • 一、愛美不傷髮,日常照護有訣竅

          隨著現代人對外在儀容越來越重視,不論日常工作、聚會場合或重要活動,打造合宜髮型已成為許多人的日常習慣。各式髮用造型品,如造型噴霧、定型霜、髮膠、髮蠟與髮油等,也因此成為常見的造型工具。然而,民眾在使用這類產品時,對其使用方式、清潔步驟與潛在影響仍存有不少疑問。

          為釐清民眾相關疑問,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邀請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副教授蔡仁雨醫師說明,如何在展現個人風格的同時,兼顧頭皮與髮絲的日常照護。



    選對產品,依標示用
          
    蔡仁雨醫師建議,選購時應優先選擇標示清楚、說明完整,並已完成產品登錄的合法造型品,避免選用來源不明或未標示成分用途的產品。使用時,應依照個人髮質與造型需求,適量塗抹於特定部位,避免過量導致髮絲厚重或增加異物附著的機會。

          使用後,應確實清潔頭皮與髮絲,避免殘留堆積造成悶熱不適,維持清爽舒適感受。大多數合格產品皆附有使用說明,建議依照產品指示使用,讓造型與保養兼得。

    頭皮健康與日常作息也息息相關
          
    關於造型品與掉髮是否有關聯,蔡仁雨醫師說明,每日出現少量掉髮屬自然代謝現象,並非單純由造型品所致。在臨床上反而較常觀察到,因頻繁染燙、熱整等操作導致髮絲脆弱、出現斷裂情形,易被誤認為是掉髮,建議可透過定期護髮保養加以改善。

          至於部分民眾可能在使用造型品後出現頭皮不適,蔡仁雨醫師指出,這類反應多與清潔習慣、生活作息或肌膚狀態變化有關,而非單一產品因素。舉例來說,洗髮過度、搔抓摩擦,或未及時清潔殘留造型品,都有可能影響局部膚況。養成溫和洗髮與穩定作息的生活習慣,對維持頭皮與頭髮的健康狀態大有幫助。

    選對產品,正確使用,留心觀察
          
    針對部分民眾關心造型品是否會對頭皮造成長期影響,蔡仁雨醫師表示,目前醫學研究並未發現造型品會直接導致特定頭皮疾病。頭皮本身有頭髮覆蓋保護,外界刺激相對有限。只要選擇合法產品並搭配日常清潔與保養,頭皮與髮絲大多可維持穩定狀態。

          值得留意的是,若造型品使用後不慎接觸臉部或頸部肌膚,可能因個人膚質差異出現暫時性不適反應,應暫停使用並觀察狀況,必要時諮詢皮膚科專業意見;若有搔癢、乾燥或異常脫屑等情形,建議可尋求醫師協助,以獲得適當的照護建議。

    文字撰寫|遠見50+編輯群

食品藥物管理署 更多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訂閱/取消電子報

l 個人訂閱: 便民服務 > 訂閱電子報 > 輸入e-mail >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管制藥品簡訊
l 團體訂閱: 便民服務 > 下載專區 > 其他下載 > 團體訂閱管制藥品簡訊申請單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每週告知您食品、藥品、化粧品、醫療器材等時事新知。
管制藥品簡訊:每季告知您管制藥品的國內、外新知與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