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第994期 2024/10/04 如需引用本署圖文,請原圖文轉載並註明出處,請勿重製、刪減或修改內容

本期提要

  • 2.認識退燒藥!學會最佳使用時機

          多數人都有服用退燒藥的經驗,但是,您知道退燒藥的成分是什麼?有何副作用呢?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方文輝醫師說明國內常見的三大類退燒藥:

    一、Acetaminophen(乙醯胺酚):俗稱普拿疼的成分,此類退燒藥不含阿斯匹靈、不傷胃、不影響腎功能,通常吃完藥後1小時內會退燒,如果服用乙醯胺酚過量,或是肝功能下降時,肝臟就無法正常代謝,其代謝物反而會產生毒性,發生肝傷害,因此民眾仍應按醫師或藥師指示服用。

    二、NSAIDs(非類固醇類解熱鎮痛藥):此類藥品種類繁多,且退燒效果好,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為含有Cox-1抑制劑,可能會引起腸胃道不舒服的副作用,腎功能不佳者,也要避免自行服用,所以最好先諮詢醫師或藥師。小朋友使用的塞劑也是屬於此類藥品,因為不經由口服,所以不會引起腸胃道症狀。二為僅含有Cox-2抑制劑,比較不會傷胃,但長期服用恐有影響腎功能的疑慮。

    三、類固醇:通常於自體免疫疾病病患發燒時使用。

     

    未確認發燒原因,勿貿然服用退燒藥

          方醫師提醒,適度的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在未確定病因前,不要冒然退燒!若經醫師診斷為病原體入侵,屬於細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治療;屬於病毒感染時,除了少數特定病毒有抗病毒藥,例如針對流感病毒的克流感等,其餘則大多採支持性療法,即適時給予退燒藥,降低不舒服的症狀並可多補充水份及電解質。切勿為使體溫降到正常範圍而過量使用退燒藥。

          食藥署也提醒,若民眾正在服用抗血小板、抗凝血劑、高血壓等藥品,或是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有服用類固醇等藥品,應先諮詢醫師或藥師是否適合使用退燒藥,以免產生藥品交互作用,進一步危害健康。
    文字撰寫 | 遠見編輯群

食品藥物管理署 更多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訂閱/取消電子報

l 個人訂閱: 便民服務 > 訂閱電子報 > 輸入e-mail >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 管制藥品簡訊
l 團體訂閱: 便民服務 > 下載專區 > 其他下載 > 團體訂閱管制藥品簡訊申請單
藥物食品安全週報:每週告知您食品、藥品、化粧品、醫療器材等時事新知。
管制藥品簡訊:每季告知您管制藥品的國內、外新知與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