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下痢性貝毒 (Diarrhea shellfish poison, DSP)
| 發布日期:2021-03-05 | 更新日期:2021-07-08 發布單位:食品組

 

下痢性貝毒 (Diarrhea shellfish poison, DSP)

西元1976年夏天,日本宮城縣發生因食用貝類而引發以下痢為主要症狀之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研究發現貝類之中腸腺含有能夠殺死實驗老鼠的毒素,將此毒素命名為下痢性貝毒。 

軟海綿酸結構式
軟海綿酸結構式,來源:
http://www.fda.gov/Food/FoodSafety/FoodborneIllness/FoodborneIllnessFoodbornePathogensNaturalToxins/BadBugBook/ucm070017.htm

特性 

下痢性貝毒為一類脂溶性毒素,主要毒素類型是軟海綿酸 (okadaic acid),屬於長鏈聚醚毒素。 

 

發生原因 

下痢性貝毒中毒通常與食用二枚貝有關,而二枚貝主要因濾食有毒渦鞭毛藻而將毒素蓄積在體內,進而轉化成貝毒,並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易蓄積貝毒的二枚貝有貽貝及扇貝等。 

原因食品:紫貽貝(淡菜)、海扇貝(帆立貝)
資料來源: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有毒海洋生物網頁。

 

潛伏期 

通常於食用後30分鐘至2~3小時會出現中毒症狀。 

 

中毒症狀 

下痢性貝毒所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狀,與河豚毒和麻痺性貝毒的症狀不同,是引發腸胃炎型中毒症狀,最主要的是下痢(腹瀉呈水樣便)、腹痛、噁心及嘔吐等。症狀可能會持續2~3天,會自行痊癒沒有後遺症,目前無致死案例。


療方法

適時、適切的補充水分及電解質,給予支持性治療。

如何預防 

1.     毒素主要蓄積在中腸腺,故中腸腺應避免食用。 

2.     下痢性貝毒發生於寒冷地區,因此台灣產二枚貝不會有下痢性貝毒,但自寒帶地區或國家進口之二枚貝,須注意食用安全性。 

3.     政府應強制規定自寒帶地域進口貝類時,須檢附毒性證明,以確保國人之食用安全。 

 

參考資料 

1.     陳樹功等 (2009),新編食品衛生與安全,華格那企業。 

2.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2012), Bad Bug Book (Second Edition). (https://www.fda.gov/food/foodborneillnesscontaminants/causesofillnessbadbugbook/)

3.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有毒海洋生物網頁。 

(http://meda.ntou.edu.tw/toxin/?t=1&c1=0&c2=2)

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