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蟾蜍
| 發布日期:2019-12-16 | 更新日期:2021-07-08 發布單位:食品組

蟾蜍

蟾蜍,俗稱癩蛤蟆,為一種兩棲動物,與青蛙均屬於兩棲綱(Amphibia)之無尾目(Anura)之下,概稱為蛙類;其中主要稱為「蟾蜍」的蟾蜍科(Bufonidae)蟾蜍屬(Bufo)物種,廣泛分布於全臺各地,幼體在水中生活,但成體主要在陸上棲息;經常出現在草地或空地,或是在昆蟲比較多的地方覓食,繁殖期則常會遷移到溪流或水池附近。一般而言青蛙表皮濕潤、趾間有蹼;蟾蜍則是表皮乾而粗糙,長滿疣凸,趾間無蹼,且多數耳後有毒腺,疣凸及毒腺可能會分泌毒素,如蟾蜍色胺(Bufotenine,一種生物鹼)等。台灣常見的蟾蜍有盤古蟾蜍(Bufo bankorensis)及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等,如圖一及圖二。


圖一、盤古蟾蜍
(來源: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圖二、黑眶蟾蜍(來源: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常見中毒原因

因蟾蜍與青蛙外型相似,兩者在野外有時不容易辨識,民眾可能將蟾蜍誤認為可食用的青蛙(如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us)而捕捉食用,造成中毒。


圖三、牛蛙
(來源: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地理資訊系統資料庫建置計畫」)

預防方法

勿食用野生或來路不明的蛙類,是預防誤食蟾蜍而導致中毒的最好方法

台灣實際中毒案例

1. 94年,曾有民眾在山區捕捉蟾蜍後,將蟾蜍烹調食用後出現身體不適症狀,並有1人死亡。

2. 108年,曾有民眾6人於野外捕抓蛙類後,將其煮湯食用後出現心跳過慢、呼吸困難及頭暈等症狀,5人送醫治療後返家休養,1人死亡。食餘檢體經檢驗後,判斷該蛙類為盤古蟾蜍。

參考文獻

1.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https://www.ymsnp.gov.tw/qrcode/frog/central_formosan_toad.html)

2. 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地理資訊系統資料庫建置計畫」(https://npgis.cpami.gov.tw/SpeciesGuide/Page/Frog.aspx?qid=A0031&type=all)

3. 前行政院衛生署。2006。中華民國94年台灣地區食品中毒發生狀況。

檔案下載